新闻中心
喜报 | 福建人民出版社6种图书入选第二十七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
来源:福建人民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14:46
  第二十七届(2024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推荐会11月6日在江西南昌举行,共评选出优秀图书100种,其中古籍类优秀图书81种,古籍类优秀普及读物19种。福建人民出版社共有6种图书入选,其中《福建文献集成续编》获古籍类优秀图书特等奖,《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科技与文化编、民间谱牒编)》获古籍类优秀图书一等奖,《周易经传集解》《闽中金石志》获古籍类优秀图书二等奖;《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石语刺桐城——古泉州碑刻史话》2种入选古籍类优秀普及读物。
 
 

古籍类优秀图书特等奖
 

《福建文献集成续编》
(全二百册)
吴  格 主编
ISBN 978-7-211-09578-7等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定价:5000.00元

 
  《福建文献集成续编》(全二百册)是《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重要成果,由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特聘教授吴格主编。全书以稿抄校本、海外收藏珍稀文献为特色,采用传统四部分类法编次,影印海内外公私近二十家所藏宋代至民国间福建人著述及有关福建文献凡216种,其中稿抄校本114种、刻本100种、活字本2种。每种文献前有新撰解题,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国内数十家高校、科研典藏机构相关专家精心撰写。全书以单色影印为主,底本有朱笔或多色批校、圈点者,酌情采用彩色影印方式,于文献择取、版本遴选、错乱厘正、残缺配补等,均精益求精。

古籍类优秀图书一等奖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科技与文化编、民间谱牒编)》
陈支平 陈春声  总主编
科技与文化编:王扬宗 叶 农 主编
民间谱牒编:林 枫  主编
ISBN 978-7-211-09477-6等
福建人民出版社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是系统搜集、发掘、整理海内外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大型文献丛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中山大学教授陈春声共同担任总主编。《集成》由历代史籍编、民间谱牒编、科技与文化编等八个分编组成,其中“科技与文化编”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扬宗、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农主编,收录明朝后期以降中西文化交流中涌现的科学技术著作,中外语言接触、交流的各类文献144种;“民间谱牒编”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林枫主编,收录各地华人华侨沿海上丝绸之路迁徙的族谱54种。各书之前,均有简明解题。

古籍类优秀图书二等奖

《周易经传集解》
(宋)林  栗 撰
朱学博 点校
ISBN 978-7-211-09730-2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定价:130.00元
 
  《周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宋林栗撰,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朱学博点校。全书以林栗自创的颠倒互体理论发挥其象数学说,并阐发义理,自成体系,在易学史上有一定地位。该书内容艰深,且长期仅以抄本流传,各抄本间舛异极多。此为首度整理,审慎校勘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台湾藏明抄本、上海图书馆藏清抄本以及文渊阁《四库全书》各本,采用全式标点,颇便研读。


《闽中金石志》
(清)冯登府 撰
闵定庆 等 点校
ISBN 978-7-211-09568-1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定价:98.00元

 
   《闽中金石志》十四卷,清冯登府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闵定庆等点校。冯登府(1783—1841),字柳东,号云伯,浙江嘉兴人,撰有《三家诗异文疏证》《三家诗遗说》《石经补考》等。此书纂成于清道光间,汇集周至元代有关福建的金石文献,存者录全文,亡者存其目,并附考证按语。此次整理以民国间嘉业堂刻《希古楼丛书》本为底本,校以《福建文献集成初编》影印南京图书馆藏稿本,并广参别集、总集、方志、拓本等。

古籍类优秀普及读物
《古籍目录版本校勘文选》
王绍曾 编选
ISBN 978-7-211-09021-1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定价:78.00元

  本书由著名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编选,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杜泽逊主持整理。选录自汉代刘向《战国策叙录》至胡适《校勘学方法论》有关古籍目录、版本、校勘的文献70篇。分为三辑,第一辑以目录序跋为主,第二辑以版本、校勘序跋为主,第三辑为配合前两辑所选序跋。选目精当,注重实用,堪称研习古籍的津梁。
 

《石语刺桐城——古泉州碑刻史话》
徐  华 范子豪 编著
ISBN 978-7-211-09274-1
福建人民出版社
定价:58.00元

 
  本书是一部从碑刻角度展示宏阔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由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等编著。书分九编,每编精选三至五通碑刻,再以图文对照、古文今译以及石刻史话三种形式,展示古代泉州石刻的精华及其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其视角独特,语言优美,可读性强,颇便读者了解古代泉州地区独特的海洋文明。
 



(编辑:张紫妍)